学生主体性的探讨
学生主体性的定义
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拥有独立思考、自我管理、自我定位的能力,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组织管理的意愿和能力,反应一个人在知识、价值观与行为等方面的特点,是体现个性、特长和个人价值的基础特征。
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学校在培养学生主体性时,应先从学习中入手,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意义,并了解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此外,在学生组织管理中提高学生的组织意识和领导能力;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在学生社交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主体性的价值
学生主体性不仅是一种个体价值,而且是一种社会价值。学习和生活中具有主体性的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自我管理、自我定位,这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而这样的学生也容易在未来的职业行业中获得成功。另一方面,学生主体性还有助于学校建设和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发展成为独立、自主、勇于探索,有自己独特思想的人才,这才是学校所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