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伤寒杂病序
一、原文及译文
伤寒杂病论的序言是一篇十分重要的经文,它对后来的医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本文的原文及译文:
疾病形式未定,权候方药,先令病人安,勿令逆,以待形式定,然后攻其本也。
伤寒杂病论的医治原则是先诊断疾病为谁,再给予对应的治疗方法,这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病人的症状和病情,也可以减少病人因为病情不明确而引起的恐慌心理。 此方法可以说是伤寒杂病论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治病之道,在于发扬祖宗之法,明于离合之情,别于轻重之纪,然后无难矣。
伤寒杂病论是在《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的基础上总结而成的,它突破了以往疾病论在疾病分类上的狭隘观念,提出了“辨证论治”的重要理念,即着重对疾病原因、发病机理、病程变化、各种表现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辨证求治,达到“治未病、未深已泰”的目的。
然子非麻痹疠风寒温之疾,别有根本,故愈难治也。
伤寒杂病论认为,一些疾病是无法根治的,必须减轻、缓解其症状。比如子痫(现代医学定义的重度子痫是一种孕妇高血压疾患的表现之一)、非典型肺炎、疠风、寒温等疾病就更难治愈了。
二、注释医古文
伤寒杂病论序言文中,有一些文言词汇因时代背景与现代语言不同,容易引起理解混乱,这里针对几个重要的关键词逐一解释:
已泰: 解脱、达到健康状态的意思。
辨证论治: 辩证论治是在病人脉象、舌相、症状和病史等一系列诊病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病理过程的判断,采用对症治疗法、调节治疗法、辩证治疗法或中西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疠风: 是由蜱带菌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腹泻、皮肤出血、鼻出血、肝脾肿大等;
非典型肺炎: 指没有被常规细菌培养检测或没有明确病因学证据的肺炎。
三、结论
疾病防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伤寒杂病论之所以能够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所体现的理念在现代医学中依然具有实践意义。辨证论治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思想、病原类型及临床表现多样化的诊断方法等对医疗实践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