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后的审判:罪案定罪时间与再审机制
拘留与逮捕的区别
在谈论拘留后的审判之前,需要先理解拘留和逮捕的区别。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在犯罪嫌疑人身上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其目的是为了调查事实、取证,但不能超过37天,自然人的最长时间不能超过60日。而逮捕则是由人民法院依据制定的法律和程序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通常会在拘留之后采取。
拘留后的刑期计算方法
拘留结束后,如果被判有罪,那么应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计算刑期。以拘留为前置强制措施的犯罪将不会以已拘留时间作为刑期计算基础,而是以现行的法律作为基础。如果拘留期间进行了羁押审查,根据相关规定,羁押审查日数也不会计入刑期。因此,只有在逮捕和羁押审查结束后,犯罪嫌疑人的定罪刑期才能开始计算。
拘留后的再审机制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判刑后,事实有新的证据证明被判刑的人与犯罪事实没有关联或证据不足,那么此时就可以启用再审制度。再审程序通常会要求提交新的证据或者证明被判错误的证人证言等。因此,当被拘留且判刑后,如果宋某证明自己当时只是在犯罪现场经过,并非作案人,那么此时就应该进入再审程序。但是,由于再审制度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许多被拘留和定罪的个体常常难以获得公正的再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