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过盱眙县,远望夕阳,如一轮红日,渐渐落到西山之后,留下余晖映照整个盱眙县。此时,漫步在盱眙县乡间小路上,仿佛置身于唐诗宋词的世界,每一个景致都能够催发出灵感。本文将为大家奉上盱眙县的古风古韵,加上拼音解释,希望读者们沉醉在盱眙县的风景中,感受那宁静而又恢宏的意境。
第一章:归去来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砌纱窗,秋思正凄美。\\ 绝知此事要躬行,何似当年著笔时。\\ ――王之涣《登鹳雀楼》
这首诗号称唐代诗词的极品之一,是苏轼、辛弃疾等人都咏颂过的。这一首颂歌中,表达了诗人游历过许多地方之后,心中恢宏的思想和感受。在盱眙县的街巷中,能够看见很多以古老的建筑和园林,充满了唐代文化和风采。这种所见,所想,以及遥远的思考和感怀,让王之涣成为了唐代的一位巨匠。
第二章:梨花诗篇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黄昏,点点楼高半入云。\\ 露滴垂丝共梨花,月明风急,影散长堤滨。\\ 断续雁声咽,长亭梨影寒。\\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一》
盱眙县天功山上,梨花烂漫,娇艳欲滴,美不胜收。杜甫的创作灵感即源于此。杜甫因惨败科举,之后流落四方生涯,各地行踪跳跃,随着北纬三十多度南下,他来到了江南,感受到了江南灵秀之处,写下了如同盱眙县、梨花村般的诗句。一句“月明风急,影散长堤滨”,诉说的就是盱眙县美丽的夜景。杜甫观花泛舟,寻梅采菊,间或漫步长堤,即吟诗寄情,便创作了篇篇梨花诗篇,将梨花当成了表达情感的良苦用箴。
第三章:送友之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龙《登幽州台歌》
这首诗是为了送别好友离川的。陈子龙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系统的经历之中,不乏家国悲愁和丈人悲剧带来的旧日回忆。他尤崇义之为人,他兼具才华和诚信,这种丰富的情感和生活体验,让陈子龙的诗句充满了感情。这首《登幽州台歌》中点出了时间和空间深远,穷尽人事物的流变和转移,歌颂中国凄美的历史和故事,在盱眙县的大街小巷中,那些充满着历史悠久的房屋和园林,就像陈子龙的诗篇一样,高叫着独具真情的感动,再现过去岁月所带来的悲喜交加的情感。盱眙县,像一只古老的戏班子,用她的古诗,讽刺着看客的心思,给人们留下了心灵重重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