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硬盘的容量需求也越来越大。如果硬盘容量不足,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创建分区的方式将硬盘分成不同的区域来解决这个问题。在Linux系统中,fdisk是一个常用的分区工具,但是有时创建好的分区却无法在lsblk命令中查看,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和解释。
分区方式:
在开始解释为什么创建的分区无法在lsblk命令中查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fdisk的分区方式。fdisk可以将硬盘分成四个主分区,或者三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可以被划分为多个逻辑分区,但是逻辑分区无法再划分为其他分区。在执行fdisk命令进行分区时,我们需要首先选择分区类型,然后选择分区号,接着选择起始扇区和结束扇区。分区的结束扇区需要保证它是下一个分区的起始扇区减1,而分区的大小可以通过指定分区的结束扇区来进行控制。
原因分析:
我们知道,Linux下的所有硬件设备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当我们创建了一个新的分区后,Linux会生成一个新的设备名作为这个分区的标识,例如/dev/sda1。但是,有时我们创建好的分区无法在lsblk命令中查看,这个问题的出现通常都是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出现了异常情况造成的。以下是一些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 没有执行partprobe或reboot命令
- 创建分区后,使用了mkfs命令格式化分区,导致未与磁盘完全同步
- 新创建的分区有格式化的文件系统但未挂载
- 有可能一些分区没有正确地被捕获,可能模拟分区分配树,但实际上分区表没有被更新。
解决方案:
如果因为以上问题导致创建好的分区无法在lsblk命令中查看,那么应该尝试以下解决方案:
- 执行partprobe或reboot命令,这将重新加载硬盘设备和分区,并刷新分区缓存,使操作系统能够识别新分区
- 使用 ls -la /dev/disk/by-uuid 查看分区uuid信息,然后使用uuid命令挂载分区
- 使用命令df -hT来检查正在运行的文件系统,以查找未正确安装的分区。如果找到问题分区,则可以使用mount指令将其手动挂载。
- 如果还未解决问题,可以尝试使用gparted进行手动的分区操作。gparted是一个图形化的分区管理工具,可以更直接地查看分区信息。
结论:
在Linux系统中创建分区时,如果不小心出现了一些操作失误或者其他异常情况,就有可能会出现创建好的分区无法在lsblk命令中查看的问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排除问题并进行解决,以确保硬盘的正常使用。通过本文,希望读者了解了一些创建分区时导致分区无法在lsblk命令中查看的原因和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