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译文赏析
诗人与李龟年第一次会面
江南逢李龟年,
满襟风雨恨欲言。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慷慨激扬喜感激。
李龟年,字恭南,生于清朝康熙五年,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诗人初见李龟年时,正值风雨交加的秋季,心情激动难言。李龟年的墨家学派倡导“兼爱”、“非攻”,赢得了天下寒士的共鸣与拥戴,诗人也自然而然地投向了他的怀抱。在李龟年悲天慨世的演说中,寒士们忘却了家国之争,忘却了仕途荣辱,充满了感恩和喜悦之情。
诗人与李龟年二度相遇
谈笑风生还少年,
举杯邀月对影成。
文章憎命达,
魑魅搏人亦消魂。
时间飞逝,转眼诗人又与李龟年相见。此时,李龟年已是垂垂老矣,但他的精神气质和豁达心态却像是时光不曾涟漪。他和诗人间谈笑风生,举杯邀月,用酒浇愁,用诗加盐。当文章憎命达,魑魅搏人时,李龟年依然卧薪尝胆,悍然出击。在李龟年一举手、一投足之间,人们看到了一个文官的风骨与武将的气概。李龟年意气风发,活得淋漓尽致,让人们看到了什么叫“英年早逝”。
诗人托梦李龟年
万里乘风归去,
少年志不老。
故园东望路漫漫,
(珠)泪漱轻罗。
或许生命中有些人,即便遥远,依然是那样清晰。在诗人的梦中,他又一次遇见了李龟年。那时,诗人已是年逾花甲,但他的少年志却像是仍然在奔赴江南的路上。他看到了园林里的曲径通幽处,看到了灯火阑珊的宅邸。而李龟年站在角落里,如影随形,这一次他不在说话,只是轻抚着诗人的肩膀。诗人受之有愧,书生意气、逃脱不了生命的种种改变,却依旧放不下一丝爱恋与追忆。他看见池塘里的水草依依,托梦泪珠轻洒着罗衣,这一缕往事,唤起了他无数次的梦魇和感伤。
“江南逢李龟年,满襟风雨恨欲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作者对李龟年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的颂扬与留恋,以及对人生选择与命运责任的思考,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今,这首诗在我们面前,仍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让我们每个人都还能从中汲取到物质和灵魂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