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孤单不再是一种简谱
童年无忧,孤单无从谈起
小时候,我总是觉得与世界格外亲近。那时的我,总是依照着爸爸妈妈的指示,在亲戚家飞跑跳跃,打着各种捉迷藏的游戏,度过着一天又一天的欢乐时光。
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孤单是一个匪夷所思的词语,因为在我看来,世间之大,就像我自己的小天地一样,充满了各种有趣的事情和人物。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我步入青春期。
青春期的孤独让我焦虑不安
进入中学后,我发现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热闹非凡的班级变得安静了起来,同学们开始统一着装、统一着发型,在学校里走来走去,斯文端庄,好像互相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感。
渐渐的我开始意识到了,在这样一个地方生活,竟然有种莫名的孤独感,而且越来越深。我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吞咽着一遍又一遍的单词,等着被考试及格的那种快感,同时,我也越来越难接受周末自己待在家里,而不是和同学一起出门、一起看电影,这样的事情似乎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了。
现在的我,学会了向孤独挑战
大学期间,我学会了为自己的生活打造出一个自由而充实的空间。我在自己的世界里,听自己想听的音乐、看自己想看的电影,自己一个人逛博物馆、去公园里遛弯,和自己约一个人单独散步,陪自己看看星星,想想人生的意义。
在经历了这么多年以后,我慢慢地理解了“ 孤单在心里,又压抑,又空荡”这句话的含义。我尝试在自己的生活中,多安排一些和朋友聚餐的时间,多开几个社交软件分享自己的生活。我也尝试学习不把孤独当做一种负担,而是转化为一个机会,去丰富自己的生活、去尝试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长大后,孤单不再是一张简谱,因为我已经不再认为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开始认识到,世界上不管有多少人在身边,孤独的感觉永远是伴随着我们的。而关键在于,如何让它成为你生命中的调剂和烙印,而不是一直忍受它不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