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广之间:北到南的旅程
蓝天白云下的穿行
穿过南岗山隧道,列车猛地减速。有人开始整理行李,调整好座椅,好奇地张望着窗外,似乎想寻找那宣传海报中上面有艳阳高照的图像。
离开深圳北站,列车沿着南山边的路线展开,一路上遇见了落日余晖中渐暗下去的高楼,烟火气爆竹声中可观的商业广告牌,更感受到茂盛的绿山和祥和的田野。视野渐渐变窄了,两旁高楼逐渐转为清新的乡卫,在车窗外可以看见亭子和假山,更有乡间小路和猫眼石路离开人们的视线...
桥、水、山、楼相生相伴
在打着“岭南文化精品”招牌的地下通道里慢慢地走着,便随处可见到该地区的街头小吃和各色艺术饰品为游人所热捧。坐在广州站熟悉的长排队中,仿佛已经忘了“十年前倚楼听雨”的静然,以及所谓磨盘般嘈杂的社会声。溯源,在顺德解散挥杆后,正是恢复争夺路所欲需步行过江到番禺为代表;更可以察觉到围绕红色土壤铸造的世代深仇大恨的后起而继者的们,从悔江纪事到彼岸的时代中国,从历史文物到工业遗产,城市与文化已经成为了北京南至广州南的一大品趣。
城市繁华转角处
深圳与广州区别的远不只是她们的高度,更体现在公共交通中;列车到站的刹那,早已是无数男男女女,被流动商贩包围着的吞吐口正面。扔掉下面的小吃残骸,放低包和袋到车厢中取票之前,不难发现站台瞬间清旷,空调的声音却愈发清晰。穿过一排长长的摊档,直奔地铁口;码头式车站下面却是一片永远没有尽头的停车场,而你,只剩下两个选择,是在昏黄的灯光下,撑开一把黑雨伞;或是在通风的大桥栏杆外独自一人,尝试寻找着集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