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拼音总是这么苍白?
中文拼音的缺陷
我们都知道,拼音是中文学习的必备基础,但是不同于英语的字母发音系统,拼音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首先,拼音难以准确传递声音信息。尤其是对于“韵母”这一部分的音素,例如“e”、“ian”、“ang”等,其实际发音和书写形式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很难准确把握它们的发音。更不幸的是,许多字的拼音刚好由一些难以掌握的韵母组成,那就更难了,这不仅加大了学习难度,也影响了后来人的发音及其准确性。
其次,即便掌握了发音规则,中文拼音也常常无法自洽。这是因为诸如“z”、“c”、“s”、“zh”、“ch”、“sh”等发音上的区别,中文拼音并没有一套统一系统,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字按照不同的规则去学习、记忆,这大大增加了学习成本,而且容易混淆和出错。
拼音和语文教育的矛盾
语文教育强调的是汉字的学习运用,特别是在母语教育环境中,语文教育追求的是对传统文化系统的深入认知、体悟、理解、传承及应用,但是同时,拼音与语文教育的连通性很差,学生们常常把注意力局限到了拼音学习上,对汉字本身的理解和运用反而受到了影响。
拼音简便实用的特点,在字母和音标学习阶段通常会带来很大好处,但是对于中级、高级汉语走向,以及深入文学理解、历史文化理解以及驾驭/运用汉语的能力提升来看,拼音讲授本身的片面和不足是很明显的。
如何改进拼音
拼音的各种矛盾和不足,其实并不是写拼音的人不努力,而是对于汉字本身的语言属性和发声特点的不足认知,同时也是在教育方向与教学方法上的局限。如果能够准确理解汉字的发音特点,驾驭一定的语音分析、语音技术,那么,越来越准确的音节拼写成为可能,甚至拼音和汉字本身的互动更加无缝。从中对拼音解决方案的完善,以及我们对于普遍的语音教育认识的提高,也许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拼音的缺陷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