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说改编的电影,《依然活着》背负着众多期待。如何将一位非常普通的小市民生活演绎得燃人心魄、感人至深,是导演冯小刚面临的最大难题。本片不仅依旧保持了该名著原汁原味的内涵,而且还通过冯小刚独特的叙事手法,为观众呈现出了珍爱人生的观念。对于不少人来说,《依然活着》仍是一部绝对不能错过的电影佳作。
千疮百孔的生命
《依然活着》借由主人公福贵的生命历程,揭示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变迁。那时的中国,父权至高,残忍至极,乱象丛生。这一切都在福贵的生命里得到了具体的表现。尽管他们的家族曾经辉煌过,但老干爹所说的“嫁女倒送彩礼都要哭,抗美援朝活好比挣钱”无不准确地表达了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心声。
追寻人性的真谛
作为一部国际影坛经典作品,《依然活着》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最基层的生存状态。人失去了自由和尊严,维系着单纯的生存,对心灵的磨难和膜拜的愿望却从未停歇。
这也是人性的真谛。通过观察人们在极端生活环境下的行为,让我们体会到人的渺小。当福贵摸着病妻子的冰凉手,喊着“你快醒过来啊”,那份不舍、那份绝望、那份无奈,一股酸楚从心底升起。福贵人生中曾经有过幸福,但他现在所经历的遭遇是如此的残酷。
再度思索生命的意义
电影中遭遇到的困境,与我们现实中的某些数据、某些现实裂痕,毫不相似吗?对于观众而言,《依然活着》 是一个寄托了我们梦想的故事。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发现自己的影子。
作为观众,我们看到了福贵在思索和反思自我。若没有这个电影,我们也许不会懂求生的意义,不明白一个人何以活着,只有在生死关头,我们才会愈发意识到人生有那么多可贵,而那种感知正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依然活着》境遇迥异的兄弟,从“嫁女倒笑死,死了借花献”的荒诞,到在信仰带来的安慰中人性的觉醒,冯小刚在银幕上描绘出一幅庄严而又质朴的画卷,它富于生命的力量,也让我们更深刻地思忖人生的自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