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取义——解析常见短语用法误区
误区一:把意思和用法断章取义
很多时候,我们在使用短语时只顾着照搬了,其实很多时候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短语往往是和后面的语境联系紧密的,不能脱离了它的语境来考虑。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短语“不亦乐乎”,我们可能会理解成“非常高兴”的意思,但若看到这个短语出现在一个负面情境中,例如“被嘲笑了一番,他还不亦乐乎地嘴上笑着”,我们便会发现这里的“不亦乐乎”并不是高兴,而是反讽,即“舒坦的很”并不是在夸赞一个人身体多么的健康,而是在调侃某个人肥胖…
误区二:把用法和要求断章取义
有些短语具有特定的使用场合或表达方式,我们若是脱离了这种场合或方式而盲目套用,就可能会出现错误的语言结构或者含义模糊的表述。比如,我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不忘初衷、始终如一,我们可以用在表达保持目标不改变、坚持信念等等方面,但如果我们照抄这个短语的句式,只换掉其中的关键词,比如“不忘出门、方得回家”,这就不是恰当的表达方式了。
误区三:把意义和意象断章取义
不少短语是由意义、意象以及音韵组成的,并非是套用其中的其中一部分。比如,“泥古不化”,这个短语的意思是指不知道改正过来,不肯接受改变。很多人好像只是看到了“泥古”的意象,就把它理解成了像泥一样的古老的东西不能改变、跟不上时代。这个错误的理解会导致人们误用这个短语,不能正确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