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孟子两章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三者具备,方可取胜——孟子两章中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三者具备,方可取胜——孟子两章中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孟子曰:“故战之在于计,胜之在于不战。”战争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手段,其目的不在于残杀,而在于以此手段达到国家政治目标。然而,要想在战争中获胜,除了对敌人实力的评估和对战争背后深层次驱动力的认知外,还需要具备三个关键方面的能力,才能最终取得胜利。本文就分别从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三个方面来探讨,什么样的能力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基础。
一、有层次的决策能力
决策是制定战争计划、执行军事行动和指挥战斗的核心环节,是战争胜利的基础保障,战争决策所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需要全盘考虑。关键的决策能力不止在于制定决策方案的质量,还在于该方案是否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执行。
(一)决策过程的全盘考虑
孟子讲:“夫大国之政,民尚易使也;小国之政,民易使也。此之谓大易小易也。大易者,民重而政轻也;小易者,民轻而政重也”。这种对国家治理进程中城乡、大小、富贵、庶民等不同群体、不同利益关系的全盘考虑,一样适用于战争决策过程中。因为只有全盘考虑,才能做到最好的指挥和战斗。
(二)在有限时间内制定出可行方案
决策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做出,而战争的复杂性决定了这个时间一定是十分有限的。决策者需要在此期限内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只有这个方案可行,才能赢得全面胜利。假如决策失误,就很容易导致战争失利。因此,决策的时效性在战争中,尤为重要。
二、高效的组织能力
孟子说:“人亡国不亡,国亡人不亡。君者,民之舟也。舟覆,不能游者将及,舟亡,不能生者将及。君之舟覆,而人之将及也,非一夫不然。”这个阐述不难与战争中组织规律相对照。只有拥有高效的组织能力,才能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一)高效地人力资源管理
如孟子所言,君者民之舟也。为管理好这艘舟,需要把握所有员工的优点,弥补其不足。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达到高效的管理。在战争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决策者必须团结全民族,统一人心,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
(二)规范运作流程,避免混乱
孟子说:“是故贵有常,常必以敬;敬必以几。”这句话表达的就是要规范运作流程,避免混乱。在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明确的规范,做到底层工作有条不紊,才能使所计划的事情顺利推进。
三、优秀的执行能力
最后,一支军队要想取得战争胜利,除了有层次的决策和高效的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有优秀的执行能力。在孟子提到的两章中,他讲到了几种决策执行的方式,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一)思维纯粹,就是力量。
孟子说:“操之过急则莫能挽也,思之过分则莫能御也;持之过急,则莫能左右也,割之过分,则莫能成也。是故大丈夫处其泰,小人处其否,鼓之则前,旌之则后,绳之以礼,极乎天下之化而行”这句话中提到的“思想纯粹即力量”,就是要说明在战争中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同时要避免操纵得过于过分。如此一来,就能排除掉决策上的重大失误,使整个决策实施得到最好的实施效果。
(二)措施应该切实可行
为使决策的执行实现,需要让你的措施是切实可行的。因此,决策者需要把握关键信息,科学地分析和预测形势,积极制定和实施具有可行性的战斗行动计划,从而使计划的主要要求得以落实和实现。
结语
战争胜利所依托的不仅是成熟、可行的决策,精准、高效的组织,更重要的是超前、优良的执行。战争决策者要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和使用军力,抓住时机,最终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