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中秋,缅怀思亲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相传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睡早起早,每到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晚上,人们总会提前离开田间地头,回到家中团聚,一边尝美食,一边聆听长辈的传统故事,度过一个欢乐的夜晚。
汉武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在中秋节举行祭月活动,把葱、姜、蒜等蔬菜串成串,烤在木炭上,聚在一起吃,后来逐渐传递到中国各地,并逐渐形成了中秋节庆祝的传统方式。
中秋节的传说
中秋节还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
相传古时候有十个太阳,使得大地干裂草枯,百姓生活十分困难。于是伏羲氏派其弟玄女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在天空中运行,但太阳已经使得高温难以忍受。所以玉帝派仙女嫦娥前往太阳。她用智慧和巧妙将太阳给制服住,使它按时升起和落下。
不幸的是,后来一个名叫献衷的坏蛋假扮仙人,欺骗嫦娥将长生不老药偷吃下肚,结果便飞往了月亮。嫦娥便在月亮上度过了余生,并常常怀念人间的丈夫与美满生活。于是人们便有了在每年这一天赏月的习惯,寄托思念故乡与亲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