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钫哲:离开快手并不是我一时冲动
为什么退出快手?
这是我离开快手之后,经常被问到的问题。而我的回答也往往是前因后果并存,千丝万缕。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无法认同快手的一些价值观和行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快手的流量导向
快手是一家以流量为中心的短视频平台。我曾经在快手工作,也看到过快手内部的策略会对内容创作者进行一些限制或引导。例如,在快手上发布的内容要求符合快手的“正能量”调性,以及一些潜在的政治敏感内容需要避免。而这些限制和引导无疑使得一些内容从创作者的本意上被削弱,甚至改变了原本的面貌,从而成为了符合平台趣味和价值观的产品。
快手的盈利模式
平台的盈利模式基于广告,这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当广告成为了最重要的唯一利润来源时,平台则会进一步挖掘用户画像,并将其“裹”进推广内容之中。这会让一部分用户感到恶心和干扰,并且有可能引导不良商家进驻,涉及到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形象等问题。
快手的价值观
快手强调的是对于社会贡献和公益的价值追求,但与此相对的也是快手对于个人自我价值的强制要求。大量创作者的奋斗状态都是在快手的“自我价值”的压迫之下,以快速发展和成长,以及获取平台上的认可为目标。而这种情况恰恰会扭曲个人的核心价值观,让他们倾向于接受平台的观念,而非维护个人价值。
快手的形态可能正在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而改变,但它的核心问题不会随之消失。我选择离开快手,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这个平台或者我反感其中的某些文化。相反,我希望可以在一个能够尊重个人价值的平台上,尽情地创造和输出。也希望快手能够更加关注创作者的创作和自我价值,而不是片面追求流量和商业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