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输送系统,是电力传输与分配必要的基础设施。相较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央控制,现代的电力系统显得更加多元化而智能化。其中之一,电能枢纽站的兴起,不仅为电力系统注入了活力,也大大推进了电力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工业的节能减排、绿色可持续等方向做出了巨大贡献。
1. 电能枢纽站的概念与种类
电能枢纽站,指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将电力输送、电网管理等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实现分布式、多能源、高效率、智能控制的一种集约化模式。它是中国电力发展的新方向,是从解决电力供需矛盾到实现电力资源重组的必然趋势。
根据功率等级的不同划分,电能枢纽站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等不同类型。从业务构成的角度,电能枢纽站又可以分为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热电联产等等,且在技术根基上亦分为多能源、新能源、清洁能源等范畴。满足和兼容不同类型、不同功率的能源,实现能源间的互通、互补,是电能枢纽站建设的目标之一。
2. 电能枢纽站的意义与意义体现
中国的电能枢纽站建设,是需要考虑实际的需要与未来能源发展规划。电能枢纽站能在充分激发新能源发展的同时,确保市场经济的自然运行,解决了新能源的燃放问题,成为新能源提高供给保障强度的关键支撑。电能枢纽站建设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向二氧化碳零排放等经济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增长,同时将电力市场的竞争推向到一个新的阶段,鼓励市场主体实现效益提高与环境保护共同做出贡献。
电能枢纽站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体现也十分重要。首先,通过枢纽站的网络分布,新能源等多能源合理分配联调,实现智能控制。其次,电网系统内的电力资源,通过电能枢纽站系统的融合与调度,实现综合利用。最后,电能枢纽站的建设将有效解决营销问题,生产数值实现从简单的电力供应及电费计划,发展到商业营销,将利润及效益分配至各市场主体。
3. 电能枢纽站的展望与发展瓶颈
电能枢纽站的发展,未来将趋势于枢纽数量的增多及服务范围的扩大。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能源进入市场领域,另一方面则可以让枢纽站的集散经济注入新的生命力。况且在智能制造、物联网等等最新技术的加持下,电能枢纽站的数据处理、调整及应用也将更加高效、精准。
对于电能枢纽站的发展瓶颈,则显然是技术的问题。技术的保障往往是电能枢纽站长期发展的关键,而在技术方面的问题瓶颈,则包含了能源分配问题、分户房分配问题、集中化管理模式的建设问题、以及电力市场化解决等方面。这同样也是未来发展中需要重视与努力解决的问题。